Monthly Archives: 12月 2017

心棂雨滴:琼瑶的12字真言

标准

在网上看到转载的小说家琼瑶预先发布的临终嘱咐。文长约千字,其中有几句话提到她对老、病、死的看法。她说:老得要慢,病得要晚,死得要快。
没错,几乎每个人都期盼长寿,期盼长生不老。我们都知道:除非吃了嫦娥飞天的灵药,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;可能的是老得慢一点。比方中国巴马这个地方的人,有的可以活到100多岁.。这是长寿。老得慢,当然可以延长寿命了。
第二点是病得晚。既为人,岂能不病?
连亿万富翁富婆都不能免于病魔的造访,何况我们一般的穷光蛋。唯一的希望是病魔尽量晚一点才盯上我们;比方说:当我们己经过了古稀之年,才落入病魔之手,还有什么可以理怨的?生、老、病,不是人生必经之路吗?最后当然是死之一途了。有些人由于热爱生活,总是舍不得太早离开人间。他们自己或他们的家属会想尽办法,用金钱和医药来延长生命。有些人也许不赞同这种办法,认为勉強地延长生命,实在没有多大意义;即使能多活十年八年,其实生不如死;因为那样活着不是享受生活,而是活受罪。何况有些病人不但自己没有生存的乐趣,也连累家人,使他们疲于
奔命,没有好日子过。倒不如在“该死"的时候早一点魂归天国,也就是死得快的意思。
最后要顺便一提的是:琼瑶的12字真言,还可以浓缩成10个字,即:要老得慢,病得晚,死得快。更加干净利落。

关于菜单

标准

好久没到这家俱示部了,那天路过,就和家人进去,想吃个晚餐。坐下后,侍者送上菜单,印刷得好精美啊,但是翻了一翻,里头一个中文也没有。我以前来过多次,明明有中文菜单呀!问了侍者,没有就是没有,这是餐室里唯一的菜单。硬着头皮,勉强点了数样,心里却一直纳闷着,为什么要取消中文菜单呢?对顾客不方便,对餐室也不利呀!动一动脑筋、立刻想通了: 因为顾客压根儿就不看中文菜单。虽然他们绝大多数是华人,但是平日都说英文看西报。为他们准备中文菜单,是多余的。餐室的主人,做出了他们认为适当的响应。

快慢

标准

那时我对它说
你走得太慢了
可以走快一点吗

它理都不理我

如今我又对它说
你走得太快了
为什么不走慢一点

它假装听不见我的话

我就这样眼睜睁
看着它在我跟前走过
以它喜欢的速度

我知道我永远管不着
至少这一辈子管不着

台北的共用脚踏车停放处

标准

题目的字数不宜太多,所以只能这么写;其实我的意思是:台北能供人停放这种脚踏车的地方多不胜数,照片拍的只是其中的一处。

为什么要拍下这张照片呢?目的不外要作为一个对照,让看的人在比较之后,发现它们的差别。

没骗你,真的是有照片为证。当时我就想:要是我们这里的使用者也能够规规矩矩地停放他们用过的脚踏车,那该多好啊!好在哪里?好在看出了文明!

说到这里,我禁不住也想到在台北搭捷运的情形。捷运上不管多拥挤,留给老弱者的所谓博愛坐位总是空着,让如在下这类的老者去享用,不像我们这里.…不说了,不说了。

板桥的林家花园

标准


我应该是在数十年前,第一次和朋友到北台时拜访了林家花园;虽然印象很淡,但是名字却依然在耳畔响着。

这一次,是我第6次到台北了,却不知怎么的,突然想起这个地方。

那就得先搭乘捷运到板桥区,然后边走边问,就来到花园门口了。原来须凭票入门。每人8块台币。

从清朝建成的花园,又荒芜了一段时间,当然不像中国苏州那些名园外观那么新而美;不过在各亭台楼阁穿梭了一些时间,对它的规模,终于有了一点认识。因而使人遥想到当林家的主人一家住在这里时,那种排场真不是司空见惯的。宴客时席开百桌,场面是要靠想像才能绘制出一个端倪的。

时间能抹去一切,但是当年闺房小姐的欢声和笑语,仿佛在空气里流荡到今天。

几乎每座建筑物柱子的两旁都有对联,我一路走一路观看吟诵着。其中有一副对联我特别喜欢,联曰:老屋三间足蔽风雨,黄花半畝与我周旋。这副对联的特色之一是文字浅白,谁都看得明白;另一方面,古时的读书人,越有学问越谦虛;分明是富丽堂皇的房榭,却说是老屋三间、“三”是毫无实际意义的数目字.说得可怜兮兮,自謙和虛伪已分不清了;至于半畝黄花与我周旋一联,倒颇能被闻者所接受。我觉得周旋这个词实在很出色;它使人与物产生了互动,也使眼前的景一时间都活起来了。

心棂雨滴:人老了好不好

标准

朋友转发给我一篇题为《老了,真好》的文字。听说这篇文字是一位年近80的语文老师写的。我细心地读了这篇长约千字的文字,觉得作者的文学基礎很好,他这篇歌颂老年的作品,其实也可以当散文诗来读。它实在写得太美太动人了。人老了,如果都能成为他笔下那样的老人,该是多么愉快多么幸福的事啊!他说:人老是一杯陈酒,烈而绵;一壶红茶,爽而甘;一瓣老姜,辣而烈;一瓶老抽,醇而香;一棵苍松,都而翠。
但是不管作者怎么替老人说好话,打
气,人老了,毕竟有一些缺点是无法弃自我安慰、強作欢笑获得解脱的。别的不说、正如作者自己也清楚地指出来、老成之后便须凋谢;光是这一点,便很难叫人放宽心去接受了。大家都知道:就算你命长,能够活到百年,百年之后,你两腿一伸直,难道没有遗憾吗?你是否放得下亲情?你是否舍得和你的骨肉说不会再见的再见?光是这一点,人老的其他说不尽的好处,就被一笔勾销了!

浮生飞絮:和猫无关的猫空

标准

你可以说猫空是一个和猫无关的地方。不管你怎么追根就柢,你还是无法从猫空为什么叫猫空得到合理的答案。反正它就是台北一个旅游胜地,十二月份坐缆车到了上面,气温有一点冷。坐在茶室里喝茶没关系,一出了茶室,在小山路上走,风一吹,即使穿了寒衣,还会哆嗦,不敢走远,只好匆匆缩颈走回头。到猫空去两次,一次在两年前,都是无法走去较远处有茶园的地方而折返。

你也可以说猫空是一个地铁站的名字。你到台北动物园去;一到了动物园,猫空也到了。出了缆车站,迎面是访客中心。这个小小的办公与休息喝茶的地方明窗净几,色彩鲜活,留给旅客很好的印象。要是附近的熟食中心也有这样的水准就好了。但是它没有。只能期盼下一次到访时它的游乐环境能大幅度提升。

去不了茶园,猫空对我们还是有吸引力的。我们喜欢到路的一边的某一间茶餐厅去喝茶、吃东西。茶口十炒饭是不能或缺的。更重要的整个地方的情调。就那么静靜地坐着,望向近处的菜园和元之心的人空,等着黃台的降临。

浮生飞絮:又是阿宗面线

标准

连我自己也没想到:又一次和家人站在台北西门盯街头,各人手捧一碗热呼呼的阿宗面线,稀里呼噜,旁若无人地吞嚥着。

其实哪里会没有人?人多得很呢。这里那里、一小堆一小堆地站着,吃着,交谈着;好像谁都不觉得这么爆露在十二月寒风下有什么不妥。吃一碗声名鹊起的阿宗面线才重要。

有人问:为什么不把生意做大,把左邻右舍的店面都拿过来,变我一家店,让光顾者都有地方坐、体面一些,也舒服一些?白然就杯这么回答了:这关系到食客心理问:果真这么安排,生意也许反两没这么好。挤,也许也是趣味之一呢。

在台北,我们不光是吃阿宗面线,有台湾小吃的地方也有这味小吃;而且面线里杂有猪小肠,但是吃起来就是差那么一点所谓心理作用。